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计划信息 > 投资指引 >
历风斗雨 , 铸就空中“帅府”

来源: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黄 兴 朱小鹏 孙霜斌

飞 远 海、 穿 岛 链 ;战 戈 壁、 上 高原……从东海西岭到北漠南疆,在祖国空天之上,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官兵驾驶战机飞过的航迹,是他们巡天牧云、履行使命的赤诚心迹,更是他们练兵备战、矢志打赢的成长路径。

成立至今十几年来,他们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实战突破,书写了一次又一次飞行“传奇”:试用试飞不到两个月就执行战斗任务 ;接装仅 3 个月就担负战备值班 ;持续在空长时段协同联训,实现滚动预警 ;首次开展体系对抗演练,发挥“核心枢纽”作用 ;紧抓远海远洋训练契机,实战化条件下锤炼预警飞行战术……逐步实现预警机由信息保障向主战力量、由充当要素向体系核心、由依靠外力建设向依靠内力发展的重大转变。

历风斗雨 , 铸就空中“帅府”

 

赤胆忠诚,
融入基因的血脉传承

走近大队门楼,一只镂空雕刻的雄鹰格外引人注目。它全身由“预警飞行一大队”字体构成,呈展翼振翅欲飞姿态,双眸紧盯前方,与湛蓝的空天底色相衬,共同构成该大队队徽。门楼下,“忠诚无畏、创业无悔、领队无愧、枕戈无眠”16 字队训分外醒目。

队徽是队训的生动演绎,队训是队徽的完美诠释,两者交相辉映,蕴含着他们对预警机事业的不懈追求。

部队的历史还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从西南边陲到南海前线,自青藏高原到东海前哨,这支部队转战十几个省市,圆满完成多项任务。

步入新世纪,受命组建预警机部队的一大队官兵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踏上了豪迈而艰辛的创业征程。

“那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小破屋子,我们接水洗衣服,得把水放那儿晾一会儿,等沙子沉下去了,那水才能用。”说起部队组建,两位老飞行员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两年内未探亲休假,不论军衔职级,同住矮平房、睡大通铺、吃一锅饭。“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说到动情处,两位老飞行员相视一笑,眉头都舒展开了,仿佛那段时光不似黄连那般苦,却似蜜糖这般甜。

“刚组建那会儿,屋子桌子都能自己搞,仪器设备和操作经验只能靠一点点积累。”第一批建设者、空中航行指令师孙庆亮回忆道,创业之初最缺的是设备仪器和图书资料,无版本参照、无经验借鉴,一度让工作陷入困境。“宁让人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为了早日学懂弄通武器装备,他们有着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白天搞接装抓建设,晚上学资料编教材,有不懂的地方积极联系院校与科研院所共同解决。装备缺、队伍弱、家底薄,都挡不住他们对预警事业的执着热爱与必胜信念。

然而,干事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当年首次试飞,战机爬升到 9000 米高度时,舱内气压骤变。“嗡”的一声,飞行员陈建霖感到耳膜瞬间鼓胀,只剩下强烈的耳鸣。伴随着呼吸急促与心率加速,舱内多个仪表发出红色告警,受气压影响,飞机姿态发生改变,航向也产生了偏移。

前方是万里碧空,下方是数百平方公里的茫茫戈壁。 陈建霖强忍着头部的眩晕与胸口的剧痛,沉着判断当前空域与地形环境,把住操纵杆,调整方向舵,仅仅 4 分钟, 就将战机稳稳落在了跑道上。

“必须把飞机保住,必须把首飞数据保住,我们当时心里都铆着一股劲。”空中航行指令师连金立握紧了双手,无畏的神情与坚毅的眼神,仿佛再现了多年前那次突发险情。

“第一代建设者”“我是预警人”“领队机梯队”,在该大队荣誉室展柜里,这三面红旗鲜艳夺目。每逢新员入队,他们都会走进荣誉室里,回顾部队光荣历史传统,感受组建之初的困苦艰辛 ;战斗任务前,都会在这里开展誓师动员,立下军令状,警醒自身肩负着重大使命,勉励为预警事业接续奋斗。

向战而飞,
铭刻于心的胜战之志

如果钢铁有温度,那一定是内部燃料燃烧的灼热 ;如果人有温度,那一定是内心深处信念的炽烈。

至今,飞行员李晓广仍然记得自己改装某型战机之初,飞“包线”数据时,战机机翼撕裂空气、机舱剧烈震动发出的“怒吼”声。万米高空上,短短的几秒内,战机由平稳温和变得躁动“暴怒”。

“失速!失速!”伴随着机舱内急促的警报声,仪表盘上多个报警系统都亮起了红灯。

“飞机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在此情况下,李晓广与机组成员临危不惧,按照预定训练方案不断调整飞机姿态,修正飞机航向,飞机被拉住了“缰绳”,逐渐恢复到正常飞行状态。

平时敢于涉险,战时才能打胜仗。敢于在改装期开展失速训练,除了对装备深入研究与飞行驾驶技术的自信外,更源自于他们对飞机极限性能探索与实战化条件下战斗力提升的迫切渴求。

雄鹰初展翅,铁翼羽未丰。第一次参与演练对抗,由于“红方”对预警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缺乏了解,演练之初,该大队驾驶的预警机只是充当战斗要素,以致“红方”在演习时无法快速掌握战场态势。本欲招招制敌,却招招落空,“蓝军”一度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战场复盘时,参演官兵主动与“红方”沟通,建立协同作战机制,“红方”也因此逐步将战局扭转……

“我们不仅要当好空中‘雷达站’‘通信站’,更要成为‘高瞻远瞩’的空中‘指挥所’!”为了充分发挥预警机的作战效能,在作战任务牵引下,该大队以全局的角度重新定位和运用预警机,制定战斗力建设规划,深度参与作战指挥筹划、协同共享链路信息,集智战法研究,总结固化 30 类近百项创新战法,推动部队战斗效能不断跃升。

“尽管一路上困难重重,但越是艰险,越能锤炼部队战斗力!”大队长朱杰指出,部队建设发展的坎坷历程,就是预警机由充当作战要素到体系核心的转变过程。

“最紧张的时候,我们都是裹着衣服睡觉,有时候还没躺下,战备拉动的警报就响了起来。”万杰回忆道,接到战斗任务后,他们驾驶预警机紧急前推,与歼击机、地导、海面舰艇等部队连夜展开联试,协同进行海空域侦察管控,持连续在空预警长达 36 小时,实现了全时域滚动预警,陆海空协同作战形态逐步形成。

随着实战化联演联训的深入推进,该大队在体系化联合作战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空战对抗、高原飞行、远海警巡等实战化演练课目常态化展开,推动打赢能力向更深层次迈进。

历风斗雨 , 铸就空中“帅府”

 

逢敌亮剑,
戍卫寰宇的国之护盾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三次驾驶领队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张洪荣对这句诗的感触一次比一次更深刻。

去年 10 月 1 日,战机飞抵天安门时,张洪荣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战机。他知道,机翼之下是欢呼雀跃的人群,是祖国的心脏,更是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

预警机,应时代而生,是大国空天安全的需要,是空军战略转型的支撑。如果把挂弹的战机比作“带刀侍卫”的话,没有“尖刀利刃”的预警机,更似国之护盾,织起戍卫寰宇的预警“天网”。

某年底,刚刚完成对抗演练,飞行员陈振堂与战友们接到了陌生空域战备警巡的通知。“从接到通知到战斗起飞时间很短,必须提前做好任务准备。”飞行员陈振堂说。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经过数年战备任务的锤炼,他们已然适应了快节奏的战斗状态,快速反应、战斗转进与组网协同等方面的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研究海空区域条件、制订任务方案、展开特情演练……当一切准备就绪,陈振堂驾驶战机呼啸升空,朝着目标空域编队飞行。然而飞至半路时,机组人员发现天空渐渐转阴,四周低云层不断增多,影响着视线判断。

“报告!发现多个目标!”雷达屏幕上,数百公里外出现多个不明目标,距离他们越来越近,且正朝他们相向而来。

发现不明空情后,空中指挥长镇定自若对敌情迅速做出判断,向地面指挥所报告的同时,与方战机实时共享态势情报,协同我方歼击机对目标予以驱离。

“我们是祖国的卫士,祖国领空安全,我们寸步不让!”朱杰大队长介绍道,大队官兵深感防空预警责任重大,常年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状态,常态化展开战备警巡,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展开识别,判明类别,全程监控海空态势。

一 条 航 迹 图, 一 部 预 警 史。 早 在2008 年,预警机还未向公众公开时,该大队就开始参与执行奥运安保任务。多年以来,他们上高原、战戈壁、飞远海,多次参加中外联合军演、执行远海军事行动,出色完成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G20 峰会等空中安保任务,航迹遍布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数不清的“第一次”。

追云逐梦戍寰宇,御风展翅更前行。每次执行任务前,大队官兵都会来到荣誉室的大地图前,环顾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壮阔海疆。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他们心中信念坚定,航迹所至,使命必达。